

中国气动执行器市场发展分析(分老款与新款)
一、老款气动执行器市场现状
主要型号与技术特点
- AT系列:传统双作用/单作用结构,采用铸铁或铸钢材质,耐用但重量大,适用于中低压工业场景(如阀门控制)。
- QW-TZ系列:早期齿轮齿条式设计,输出扭矩稳定,但密封性能较差,易受粉尘环境影响。
- GT系列:低成本活塞式执行器,体积小但精度低,多用于低端自动化设备。
- AW系列:大扭矩气缸角行程执行器,适配大口径蝶阀/球阀,扭矩大成本低。
市场定位
- 应用领域:化工、水处理、传统制造业等对成本敏感且工况要求不高的行业。
- 优势:价格低廉(较新款低30%~50%),维修技术成熟,备件易获取。
- 劣势:能耗高(密封件老化导致漏气)、智能化水平低(依赖人工调节)。
淘汰趋势
- 受环保政策(如“双碳”目标)影响,高能耗老款产品逐步被限制使用。
- 部分企业通过翻新改造延长生命周期,但市场份额持续萎缩。
二、新款气动执行器技术升级方向
核心改进
- AT系列:
- 材质升级:铝合金+PTFE涂层,重量减轻40%,耐腐蚀性提升。
- 集成数字定位器,支持4-20mA信号反馈,精度达±0.5%。
- AW系列:
- 模块化设计,支持快速拆装;
- 内置物联网模块(如LoRa/NB-IoT),可远程监控阀门状态。
技术亮点
- 智能化:支持PLC/SCADA系统对接,实现自动化控制。
- 节能化:低摩擦密封技术降低气耗(较老款节能20%~30%)。
- 定制化:按行业需求提供防爆(Ex认证)、耐高温(-50℃~200℃)等变体。
应用拓展
- 新能源领域(如氢能储运、锂电池生产线);
- 高端制造(半导体洁净车间、机器人精密控制)。
三、市场竞争格局
- 国产化替代加速
- ;老款气缸成本高 周期长 慢慢被精密度批量生产标准化的新AT气动执行器慢慢替代
- 区域分布
- 政策驱动
- 《智能制造发展规划》推动智能化执行器采购补贴;
- 高耗能设备淘汰目录倒逼企业升级。
四、用户选型建议
- 老款适用场景
- 新款优先选择场景
- 长周期自动化产线;
- 高腐蚀/防爆环境(如石化、核电);
- 需接入工业物联网的系统。
五、未来趋势预测
- 技术融合:气动+电动混合执行器将成过渡方案;
- 服务模式:从卖产品转向“产品+数据服务”(如预测性维护);
- 市场份额:2025年新款占比或突破70%,老款退守细分利基市场。
结论:企业需加快智能化产品研发,同时保留老款产线服务存量市场,并关注区域政策与行业标准变化。